2020年,是會計改革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極其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一方面上市公司將強制執(zhí)行新收入準則,另一方面非上市公司也將要為2021年全面實施新收入、新租賃、新金融等準則做重要的積極準備。
2019年5月,財政部已經出臺了財會【2019】6號文對報表做了重大修改,與過去相比報表煥然一新,報表的巨變與新準則改革密切相關,租賃、持有待售、政府補助等新準則變化多多,新收入準則更是會計實務的大革命,收入確認的“五步法”模型,以及以“控制權轉移”替代“風險報酬轉移”理念的變化,對每個財務人都是一個巨大的頭腦風暴和職業(yè)挑戰(zhàn),收入的確認與計量方法與以往任何時期相比都不一樣,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影響面覆蓋到每一個行業(yè),所有企業(yè)無一例外,企業(yè)的日常經營和管理決策都需要重新審視并進行相應重大調整,企業(yè)對現(xiàn)有的商業(yè)模式和合同條款都需要進行梳理,修改會計流程和內部控制規(guī)范,無疑使得財務人面臨著財務管控升級與財務人職業(yè)判斷危機的新形勢。同時伴隨會計改革必然導致稅會差異和稅務處理發(fā)生新的變化,并直接影響到納稅申報,涉稅風險無處不在。
新時代、新體制、新財務、新玩法,針對如今金稅三期下稅務管理越來越嚴格,財稅一體化要求越來越高的現(xiàn)狀,會計不僅要懂理論、懂法律,還得會實操、懂稅務,同時還要情商高、會辦事。
業(yè)財稅一體化勢在必行。做賬必須考慮稅務,報稅數據來源于財務實賬。不存在無數據支持的稅務報表,一切以實際發(fā)生為準據實記載,唯有合法、合規(guī)、合理記賬和據賬報稅才是最安全的職業(yè)狀態(tài)。
財務有風險、做賬需謹慎,不僅要埋頭干好活,還要抬頭看看天,把握正確風向,順勢而為。不要盲目瞎干。
●通過案例解密收入準則的實施對行業(yè)財務核算、報表出具產生的影響
● 深度解析收入流與合同條款,及時解決涉稅處理與風險防范
● 掌握收入確認、計量、合同成本、特殊交易處理等
● 掌握新準則下特定事項的收入確認和計量
第一部分、全面了解會計準則和制度
1. 會計制度紛繁復雜,化繁為簡按類分辨,企業(yè)類與非企業(yè)類,高屋建瓴俯瞰整體。
2. 企業(yè)類主要分三類,主流基本是企準則,簡化還有小企準則,個體工商建賬辦法。
3. 非企行政事業(yè)團體,政府會計民非會計,兩大制度涵蓋大部,還有其他會計制度。
4. 行業(yè)不同特點不一,核算辦法各有千秋,基本原理相通互用,學習重點分清列明。
第二部分、捋捋企業(yè)會計準則那些事
1. 企業(yè)會計準則早發(fā)布、最早追溯二零零六、正式實施二零零七、俗稱零七會計準則。
2. 企業(yè)會計準則變化多、一基本四十二具體、外加應用指南同步、還有十三解釋輔佐。
3. 一四年以來修訂多多、十六準則發(fā)生變化、一四一七兩年最多、一八一九報表連變。
4. 收入租賃變化比較大、翻天覆地非同以往、實施應用近在眼前、學習準備時不我待。
第三部分、新收入準則政策規(guī)則解析
一、收入準則發(fā)布實施時間與文件
二、執(zhí)行計劃情況與新老文件銜接
三、使用范圍與收入合同客戶概念
四、收入統(tǒng)攬確認計量成本與特定
五、收入確認
1. 確認收入總原則:履行義務、取得控制權
2. 收入確認五步法:
1)各方認可合同
2)明確權利義務
3)確定支付條款
4)具有商業(yè)實質
5)對價能夠收回
3. 不符合五步法確認情況處理
1)不合規(guī)不處理
2)不合規(guī)也確認情形:不負轉讓義務、已收對價不退。
3)無商業(yè)實質不認
4. 多份合同合一的定義何條件
5. 合同變更的三種情形
6. 識別合同眾的單項履約義務
7. 時段義務與時點義務的收入確認區(qū)分
8. 履約進度的收入確認。
六、收入計量
1. 計量原則:按分攤至單項義務價格計收入
2. 交易價格:轉讓商品預期有權收回的對價
3. 負債處理兩種情形:代收款項、預期退還
4. 交易價格的確定6條原則
5. 可變對價確定的最佳估計數
6. 重大融資成分
7. 非現(xiàn)金對價交易
8. 雙向交易,應付應收互沖處理
9. 多項履約義務處理
10. 單獨售價確認三原則
11. 合同折扣處理
12. 可變對價變動額分攤處理
七、合同成本
1. 合同履約成本確認資產三項原則
2. 支出列入當期損溢的四種情形
3. 合同增量成本的具體處理
4. 合同成本有關資產的計提減值準備
八、特定交易會計處理
1. 銷售退貨
2. 三包服務
3. 責任人、代理人收入確認原則
4. 客戶附屬購買權利
5. 知識產權許可
6. 售后回購交易
7. 企業(yè)預收商品款項
8. 收取無需退回初始費
九、列報項目:
1. 合同資產
2. 合同負債
3. 收入確認和計量會計政策
4. 與本期確認收入相關的信息
5. 與應收款項、合同資產和合同負債賬面價值相關的信息
6. 與履約義務相關的信息
7. 與分攤至剩余履約義務的交易價格相關的信息
8. 與合同成本有關的資產相關信息
十、銜接規(guī)定
1. 首次執(zhí)行處理
2. 執(zhí)行前后銜接處理
400-255-3636
工作時問:09:00-18:00
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qū)岑村圣堂大街14號B座三層A801房 電話:020-6528953 郵編:510000
技術&渠道合作 聯(lián)系人:吳經理 聯(lián)系電話:13823330470
公眾號二維碼